loading..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7月16-18日,全省教育系统举办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活动。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分别为全省思政教师上示范课。我校党委书记祝磊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在湖南大学备课活动主课堂参加集体备课,学校党委副书记罗慧玲、副校长张霞等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院思政课教师在学校分课堂参加集体备课。备课会后,学校举行了“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的研讨会。

16日下午,省委书记沈晓明从全球视野、全国定位、湖南实践三个维度介绍了基本省情,如“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4×4”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民生保障提升、绿色发展等一批重大战略。沈晓明指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七要”,即要理直气壮、润物无声、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同心协力、言传身教,要推动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形成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17日上午,省长毛伟明在授课中介绍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他指出,讲好思政课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有爱党爱国的坚定立场、感人育人的精神力量、可见可信的鲜活素材;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战略定位、发展成就、文化传承;做到“五个讲出来”,即讲出使命担当、自信自豪、时代强音、精神归属、民生新貌;思政教师要当信仰坚定的“大先生”、时代精神的“宣讲员”、以德立身的“示范者”和点亮未来的“筑梦人”。

17日下午,学校召开了“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研讨会,研讨会由党委副书记罗慧玲主持。

研讨会上,学校党委书记祝磊表示,省委书记和省长为全省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作“省情”辅导报告,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为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方法指导,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辅导报告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鲜活的湖湘文化素材融入思政课堂,将“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提供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党委副书记罗慧玲表示,省委书记和省长的辅导报告,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我们要把湖南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教材,讲出思政课的“时代味”、“湖湘味”、“职教味”,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思政育人的“金课”,建强思政育人的“金师”,拓展实践育人的“金地”,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厚植“国之大者”的情怀与“省之大计”的担当,引导广大学生投身到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火热实践中去。

副校长张霞表示,参加全省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学习,我深感责任重大,要确保思政课的政治方向不偏,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砥砺学生精神品格;要以实践案例融入思政课之中,培育学生热爱湖南、扎根湖南、建设湖南,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谱写湖南新篇章火热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总支书记黄策先表示,要守住爱党爱国的根与魂,涵养湖湘文化的骨与气,筑牢文化认同与精神根基,要立足省情讲好思政课,把“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融入思政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团委书记罗笑表示 ,团干部要以理想信念为灯,照亮青年与时代同频的航向,以实践育人为桥,让家国情怀在服务社会中扎根;以先锋榜样为旗,引领青年在挺膺担当中奋进;宣传处副处长陈雯静表示,省领导授课让我倍感振奋,一堂好的思政课激发的是使命觉醒,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校宣传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马院副院长江李新表示,我们要融入省情教育,因地制宜用好红色资源,培养时代新人;学工处副处长张芝鸣表示思政教师要牢记“七要”要求,深耕思政课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各教研室结合省情和思政课程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

省委书记和省长为全省思政教师上了一堂示范课。我校马院教师何思禹、胡慧敏、吴璐、刘成荧、向娅妮等纷纷发言,表示省领导的思政课深入浅出,引人深思,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大家一致认为,要当好时代精神的“宣讲员”,以思政课堂为主阵地,以社会实践为主要路径,紧扣 “三高四新” 核心战略,让“湖南味道”浸润课堂,将省情融入思政课程,将省委决策转化为育人动能,让学生懂省情、爱家乡,培养大批“知湖南 、爱湖南、兴湖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审:陈雯静      二审:李鹏      三审:罗慧玲

一审 陈雯静 二审 李鹏
三审 罗慧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潮涌汨罗江:长职学子以青春之名 展直播助农新担当

地址:长沙市湘江新区谷苑路 522 号

邮编:410217

党政办电话:0731-88105152